“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第三方安全评估”项目获上海金融创新一等奖纪实 返回列表页>>
【导读】 太平洋保险作为独立第三方组织实施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第三方安全评估”项目,日前获得“2012年度上海金融创新一等奖”。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第三方安全评估项目的成功实施,首开国内轨道交通业先河,显著缩短了我国和发达国家在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和运营安全管理上的差距,标志着太平洋保险在轨道交通风险管理领域取得了业内领先的话语权。
全球资源调配 第三方安全评估 确保城市轨交运营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管理,自2011年10月以来,太平洋保险集团受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的委托,在市建设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申通地铁集团等政府主管部门和运营企业的积极推进和主动配合下,经过7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作为独立第三方完成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评估项目,评估范围覆盖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全系统和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评估采用定性定量结合、实际演练等科学方法,体现了第三方安全评估的专业性、公正性、创新性,其创新模式对国内主要城市轨交网络化运营趋势下的安全管理具有示范效应,也是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一次成功尝试。
政府引入独立第三方 评估轨交全网运营安全
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建设,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和功能不断提升和完善,到2011年12月31日,城市轨道交通全路网已开通11条运营线路、280座车站、运营线路长度达425公里,日均客运量576万人次,最高达755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日客运总量的35%~40%。
为进一步确保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安全运营、强化与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安全运营管理,上海市政府明确将开展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第三方评估工作列入2012年主要工作之一。太平洋保险集团受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委托,在国内首次作为独立第三方,于2011年底至2012年5月,对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开展全面的评估工作。
项目伊始,便有四道难题摆在了太平洋保险的面前:一是国内以往开展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主要为单线评估,从未开展过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方面的评估;二是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全网评估,更是全球首创,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先例;三是项目评估对象不仅覆盖运营企业,也包括政府监管体系,尤其是监管所涉及的法律体系的完善性,更是前所未有;四是这一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密切关注的民生项目,实施的终极目标在于——无论是在项目评估的方法上还是成果上,都要在常规评估基础上有所创新,从而为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保驾护航。
有所区别等于要求超越。如何跨过这四道栏?
太保人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迎难而上!
迎难而上承接项目 全球调配推进实施
太平洋保险高度重视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评估项目,专门成立了以集团董事长高国富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产险总公司和上海分公司具体负责该项目的评估工作,集团战略企划部负责沟通、联系项目外方战略合作伙伴公司,跟踪、协调整个项目进程,以及项目的评奖、品宣等工作。
项目开展的前三个月,太平洋保险基于20多年来对全行业风险管理所积累的专业技术和经验,积极开展前期研究和预评估。通过调研国内外发达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及法制基本情况,借鉴国内外事故案例, 收集申通公司历史记录资料,确定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安全运营主要风险点,将国内标准作为评估依据,再吸取了日本、美国、德国的经验,建立崭新的评估标准,独立编制出安全评估总体方案,并顺利获得委托单位的一致认可和通过
为了使每个评估环节都做到无懈可击,太平洋保险精心挑选国内知名轨道交通专家和太平洋保险风险管理核心专家组成专家组,掌控技术管理,开展各专业评估、风险管理体系以及政府监管体系评估;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太平洋产险总公司从全国各分公司抽调20名风险管理工程师组成太平洋保险风险管理项目工程师团队,进行集中岗前专业培训,按照专业背景与国内外权威专家组成专业技术小组,辅助权威专家开展现场工作。
与此同时,为使本次评估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准,太平洋保险通过公司战略合作伙伴等海外合作资源全球比选三家专业机构加入评估团队,将美、德、英、日等国的先进评估技术标准和国家“863”科技项目相关成果融汇到本次评估项目中。
评估方法自主创新 评估结果公正客观
太平洋保险在本次评估中首创三维标度下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标准,针对运营组织管理和土建设施与运营装备的风险定量评价采用统一的风险因素评价标准;特别针对网络运营管理采用了线路与线路、设施设备系统之间接口风险评估;首次采用事故树和BOW-TIE法在现行国标无法实现的跨专业系统集成的风险的分析与评估的瓶颈上实现重大突破。
整个评估工作体现出理论先进、方法科学、依据充分、数据翔实等特点,受到了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申通地铁集团和评审专家们的高度认可。?
现场查勘一丝不苟 软件平台给力支撑
2012年3月26日凌晨1时许,上海地铁十一号线隆德路站。十多位中外技术专家手持电筒缓慢行进在漆黑的轨道线路上,他们走走停停,不时弯腰察看,或蹲身记录、或接耳交谈。此次评估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总协调组专家、消防专业专家——太平洋产险理赔部副总经理毛俊嵘也在其中,他与土建专家细致探讨高压细水雾技术在站台及轨道区间应用的可行性。事后,毛俊嵘告诉记者,这已是他们第14次在24点后深入上海地铁轨道线路内部进行夜间查勘。这批深入一线的技术专家团队,涉及总体、土建、建筑、车辆、供电、环控、消防、信号、通信、运营和防灾等专业,代表了当前轨道交通行业的专业水平。
在为期2个月的现场工作阶段,太平洋保险集团“评估项目小组”科学统筹、高效组织现场评价工作,协调外部资源与评估专家,并有效沟通获取申通地铁集团的积极支持,及时落实市建设交通委的过程指导和监督。项目全体人员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困难,全力以赴开展评估工作。期间共召开座谈会议84次,实地查勘53次, 24点后夜间查勘14次,参与现场查勘的评估机构和专家达到38人,总计投入人力800人次以上。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典型车站、区间、线路、换乘枢纽等进行实地调查与抽检,并开展现场技术交流和讨论,组织专家对查找的隐患进行辨识,确定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对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风险的类型及损失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重大事故分级标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突发事件下潜在风险因素及风险损失。太平洋保险结合现有线网运营管理阶段的需求,提出针对性、近远期的系统风险防范对策、事故处置措施。从政府监管和企业运营两个层面提出安全管理体系和运营组织管理方面的建议。
在项目实施与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太平洋保险同步开发出了现场评估软件平台,实现了现场数据的采集和后台汇总、统计、分析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各专业的技术小组在现场评估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度。当这一现场评估软件平台在项目评审会现场演示时,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不无欣喜地表示,太平洋保险体现出的超强管理能力和高效工作,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
应急演练量身定制 项目创新广获认可
2012年5月12日凌晨,太平洋产险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地铁共同组织300余名志愿者,按照既定的应急预案开展现场演练评估。现场模拟轨交1号线运营高峰时期,列车车尾发现火情、列车停站对位不准、列车车门与屏蔽门“错位”等情况下,地铁运营方组织逃生、开展搜救的现场演练。
此举是太平洋保险为上海轨交网络运营安全评估工作自主创新的“现场实战测评方法”,通过应急演练充分检验了轨道交通应急处置、客流疏散等措施,检验了相关预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及相关部门的联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乘客的人身伤害。为体现演练专业性,太平洋保险还特别邀请了曾在汶川大地震中实施救援的北京民众安全应急救援队参与演练。为提升上海地铁的应急救援装备水平,太平洋保险还依据上海轨交网络运营评估的分析,委托防灾专业用品供货商专门研制了地铁车站防灾救援装备包。
风险防范水平提升 经济社会效应彰显
如何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第三方安全评估项目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通过评估项目的开展,督促地铁建设方、运营方按照相关要求,落实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各项措施,并验证其适用性;配备好必要的生产和管理人员,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建立切实有效的设备故障处理、行车组织和客运服务的应急预案,确保轨道交通建设质量、运营安全和市民出行安全,为安全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了风险防范水平。
通过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第三方安全评估项目的带动,太平洋产险设计开发出了一系列轨道交通安全的衍生产品,包括轨道单线路快速评估模式、城网运行网络安全评估模式、新建线路通车试点评审前期辅导、大型企业应急预案实战测评、应急救援装备等。目前,北京、深圳、天津、安徽、苏州、无锡等多家地铁企业均主动联系太平洋保险集团,希望引入相关评估技术和产品,提升现有的地铁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在为期七个月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化了上海轨道交通服务如何落地,如何为客户服务的新理解”,毛俊嵘表示,“根据集团领导和产险领导的要求,未来太平洋保险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从发现客户需求到引导客户需求,实现客户需求管理。我们将梳理公司所有大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和信息,为他们实现真正价值点上的匹配和执行,让风险管理为保单增值”。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第三方安全评估”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