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养老金资讯 >
养老保险改革重在体现社会公平

众所周知,从近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要谈到改革,就会将基金问题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来谈,就会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列出很多很多的担心,认为首先必须确保养老保险基金足额到位,才能谈下一步改革。甚至有机构“推算”出了数十万亿缺口这样耸人听闻的数据,以此来证明基金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多么的重要。
    事实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能否向纵深推进,能否真正发挥在促进社会分配、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关键不在基金多少,而在制度是否科学、合理、规范,是否能够将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能平等、公平、公正地纳入到养老保障体系,并享受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平等利益。
    如果制度科学、合理、规范,按照我国目前税收征管体系和制度,按照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期盼与希望,完全可以通过征收制度的完善和征收标准的调整,满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推进的需要,满足居民生活保障的需要。
    关键在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具备让每个居民都享受平等待遇的条件,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让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可以说多数人是在一种不平等的环境下享受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的。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根本就没有享受过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社会福利。如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金发放标准方面的差距,又如农村养老保险金发放标准过低,以及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全国统一、养老保险基金不能随人流动等。更重要的,地区与地区之间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标准相差很大,征收标准也不一致。
    如此,单纯考虑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数量、缺口等,就显得很盲目、很缺乏说服力。就像财政收入一样,从1994年到现在,已经快20年保持高速增长了,财政收入总量也由改革前的5000多亿元增加到目前的近12万亿元,增长了20多倍。但是,各级财政仍然在喊穷,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也仍然处于投稿严重不足的状态。为什么?机关太庞大,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资金浪费十分严重,财政收入增长越快,损失浪费的问题就越严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越低下。
    相反,政府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与财政制度改革和财政收入增长同步,职能能够不断优化、机构和人员能够不断精简,并确保财政收入的分配和使用能够真正突出公共性、效率性,还会出现财政运行困难、公共事业投稿不足的问题吗?
    养老保险基金也是如此,在制度没有科学、合理、规范的情况下,即便基金增长再快,数量和规模足够的大,也不可能满足养老保险资金发放的需要,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对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搞不好,还会成为引发许多新的分配不公的问题。
    近日,一则有关退保拿钱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显然是对制度以及未来的不信任造成的。如果养老保险制度足够科学、规范、合理,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平等的待遇和生活的希望,谁还会在乎眼前的微小利益呢?谁还会做出退保拿钱这样的傻事呢?
    在没有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制度前,如果过度强调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和数量,就极有可能让养老保险变成少数人的福利,或者产生希腊等国家那样的“公地悲剧”。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使养老保险基金不断地流入到少数人的口袋,而且会大大加重企业的负担,使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同时,企业为了自身生存,会通过降低员工工资水平、福利标准等以求资金平衡,最终进一步伤害社会公平。
    而且,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问题,相差部门也没有找到比较合理、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地方账户结余的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处于变相贬值的状态。如果只看数量规模而不讲质量效益,不讲如何让已经进入账户的资金不再出现贬损,也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据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近期已委托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四家机构相关学术研究团队,分别牵头进行我国养老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研究的重点,也将放在养老金整体投资运营、养老保险跨省转移等方面。
    此次顶层设计,能否真正拿出一套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同时可以解决当前和今后多种问题,真正体现养老保险基金公平、公正、合理的特点,值得关注。如果制度趋于科学、规范、合理了,基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诸如不愿参保、担心不公等方面的问题,也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切不要过度将眼睛盯在基金规模、基金数量以及可能存在的缺口上,而应当先立足于制度规范与完善。在此基础上,再去研究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和数量问题。

摘自中国网: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