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养老金资讯 >
人社部专家:2015年前不会实施延迟退休

 “养老金确实有缺口”、“靠公共养老金养老根本是不行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一席话,再度将“养老金缺口”的话题搅热,随之而来的便是此前就争论不休的“延迟退休”的动议。
    对此,人社部专家透露,具体到人社部方面,对延迟退休政策还只是处于研究阶段,人社部在“十二五”期间尚无延迟退休的计划。
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一定会采取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人口结构、就业、社会保障情况的办法,分类统筹考虑推进延迟退休政策。
    “目前,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为2.3万亿元,其中社保基金总额约9000亿元,补充养老金为5000亿元,合在一起不足我国GDP的5%。靠公共养老金养老根本是不行的。 ”在海南博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的一番话,再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有缺口的养老金和有争议的延迟退休。
    其实,我国养老金存在缺口不是什么秘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戴相龙只是将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而已。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在32个统筹单位中(31个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1年收支缺口高于 2010年,达766.5亿元。
    但这层窗户纸一旦捅破,随之而来的“风景”就不那么美丽了。戴相龙给出的建议之一就是选择适当时机考虑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推迟养老金领取年龄。
    戴相龙曾在多种场合发出“延迟退休年龄”的呼吁,与以往舆论热烈讨论延迟退休的情况相似,这次普通民众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网络媒体所传达的声音,几乎一致都是反对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面对反对的声音,人社部专家向媒体透露,具体到人社部方面,对延迟退休政策还只是处于研究阶段,更进一步的情况要在完成整个社保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之后才会逐步清晰。他表示,目前基本可以确定,人社部在“十二五”期间尚没有延迟退休的计划。
    事实上,自从几年前延迟退休的动议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未曾平息。特别是2012年6月人社部公开宣称 “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以后,论战大有持续发酵之势。
一方面有数据统计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资金缺口约200亿元,那么10年就能减缓资金缺口2000亿元。
    另一方面则是延迟退休所带来的劳动力就业的冲击同样不小。专家计算,我国每年离退休人员最少在600万人左右。若延迟退休,每年将吃掉600万适龄就业人口的就业岗位。加之我国经济增速可能从10%左右下降到7%以下。而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减少就业大约在100万人口。以此计算,每年将减少就业300万人左右。两项因素每年就吃掉900万人口的就业岗位。
    有评论人士分析,我国每年有1400万人找不到工作。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很可能按下养老金缺口的葫芦,浮起稳定就业的瓢。
    但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有关部门推进延迟退休的方向似乎从未变过。今年两会期间,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就公开表示,正在研究制订延迟退休的方案。对于具体什么时候可能实施,用什么方式延迟退休,人社部还没有确定时间表。
    2011年,中国养老财政投入不到整个预算内财政收入的3%,这一比例在今后数年恐怕很难大幅提高,安全度过养老金领取的高峰期,除了延迟退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分析人士认为,要弥补养老金缺口有三条路径:一是划拨国有资产、提高国企分红、加大财政补贴以还清旧账,改变新人为旧人发放养老金的模式;二是改革养老金双轨制,全部参与社会统筹,给养老金“造血”;三是加强养老金投资管理,争取“让钱生钱”。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戴相龙建议通过国家加大国有资产划拨力度,扩大全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以及加大商业型养老基金规模,再加上延迟退休的政策,从而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账户共同组成的养老金制度。
    媒体分析认为,在现阶段,这三个“药方”不管哪一个,实施起来都可能不会一帆风顺。而对未来是否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则不能求之过急,要从政策、技术、方式方法上兼顾社会各个阶层利益,这样才可能有效推进退休政策的改革。
    王晓初就此表示,一定会采取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人口结构、就业、社会保障情况的办法,分类统筹考虑推进延迟退休政策,不会搞“一刀切”。

摘自人民网: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