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成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60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为23.4%;“82.13岁(上海户籍人口预期寿命)”的纪录让上海成为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最高的城市。
今天上午,2011年市人大代表“关于加快补充养老发展,增强上海养老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调研报告”发布。
在上海,维持“体面养老”,继续单纯依靠基本养老保障体系是否可行?除了短期措施,还需要尽早启动哪些必需的制度创新?记者就此采访了调研报告的领衔人、市人大代表李春平。
基本养老将全覆盖
1979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上世纪90年代,上海就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整个养老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障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截至2010年底,按照不同人群划分,本市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保)、小城镇社会保险(镇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外来人员综合保险(综保)、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保险等多种养老保险制度。
今年7月1日起,镇保和综保已正式纳入城保,并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新农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将不断提高,本市有望实现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的人口全覆盖。”李春平说,目前本市对户籍适龄劳动力人口基本养老保障的覆盖率也已超过9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财政补贴压力加大
有了基本养老保障的全覆盖,并不意味着就会有“体面养老”。众所周知,截至2010年底,本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331.02万人,如果将退休人员的每月养老金提高100元,政府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每年就要多支出39.72亿元。
“可以说,在上海,基数庞大的退休人口给如何保障退休人员的适度收入水平,带来了很大压力,以致政府要‘咬着牙往上涨’。”李春平说。
虽然上海市政府已连续7年提高了本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使全市2010年的月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082元,仅低于深圳的2433元和广州的2229元,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三,但这个水平高于最低工资线不足千元,按上海市社平工资计算的“退休收入替代率”仅为53.4%,按上海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的“退休收入替代率”仅为31.86%;较之同口径测算的全国平均替代率水平(44.26%),差距明显。
“所谓‘退休收入替代率’,就是退休后的收入与在职收入之比,国际公认标准是,这个比例达到70%左右,才能有比较理想的养老状态。”李春平说,高度老龄化还导致本市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的“收不抵支”,自1999年便已出现当年收支缺口。截至2010年底,市财政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所提供的财政补贴累计超过400亿元,其中2009年以来每年的补贴额度已超过100亿元,财政补贴压力持续加大。
地方政府力不从心
究竟什么样的老年生活才算有质量、够体面?1000个人或许就有1000种答案。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退休收入替代率”保持在70%以上是比较理想的水平,而本市“退休收入替代率”远未达到这一水平,而且还面临着进一步下滑的可能。
“替代率缺口只能依靠快速发展‘补充养老保障体系’来弥补——企业、个人参与养老保障,搭建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和第三支柱。”李春平说,国际成熟市场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表明,“三大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已得到普遍验证。
其中,德国和法国是两个“反证”——长期以来,两国都以国家基本养老保障为主,“第一支柱”所提供的退休替代率超过50%,第二、三支柱起步晚、规模小,近10年来两国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府托底危机,国家财政支出的很大比例都被迫用于补贴社会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
与此相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较好解决了“三大支柱”协调发展。其中,美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替代率为42%,“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已达38%;英国、澳大利亚的同组数据则分别是:31%和42%;25%和40%。
面对基本养老保障体系难以长期维系的现实,上海市政府也已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支持和促进企业年金发展。同时,上海也率先提出开展“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希望通过加快“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辅助养老保障。
如果说,“第一支柱”的当务之急是,采取优先措施缩减当年收支缺口,力争现有的“替代率”水平不再继续下滑。那么,补充养老保障体系,则是要明确第二、三支柱的长期替代率水平,从而形成上海退休待遇的“综合替代率”目标,最终实现“三大支柱”对“体面养老”的有效分担。
但是,因为受限于国家政策的限制,上海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形成第二、三支柱共同分担之势,地方政府目前显得“力不从心”。这需要政府、业界和学界不断形成共识,提高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积极争取制度创新在上海的先行先试,加快第二、三支柱发展。
分步推进制度创新
发展“补充养老”尝试制度创新,企业年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值得一提。
专业机构的测算表明,如果对本市试点的企业和个人年金缴费分别给予7%的免税优惠,20年后企业年金资金积累规模可以达到2万亿,平均每1元税收支出当年可撬动6.1元的企业年金积累,能提高本市职工20%的养老金替代率。面对庞大的基本养老收支缺口,如果上海能够得到中央支持,率先提高本市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幅度,提高企业税前列支比例,将有助于“第二支柱”对基本养老的补充。
同时,国际经验表明,伴随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推进,“第三支柱”最终必然出现的一种局面是:向个人养老金账户倾斜。为此,调研报告建议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建立本市社会化个人养老金账户平台。
前期,先行试点的对象可以包括:本市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延续下来的保留账户、领取账户的个人养老金、上海小城镇补充保险中被征地农民补偿部分。
然后,适时将无单位依托、无劳动合同关系的“社会人”缴费、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资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纳入社会化个人养老金账户平台管理,“较之一般储蓄,社会化个人账户养老金更能保障稳健收益。”李春平说。
【焦点链接】 “第一支柱”怎样开源节流?
■镇保、综保纳入城保。今年7月1日起,本市将镇保和综保纳入城保。综保的当前缴费人口在500万以上,但领取人口相对较少,这在短期内能弥补城保当年收支缺口,甚至在一定年限内出现当年收支盈余,提高城保的自我收支平衡能力。
■“柔性退休”和调整城保缴费划转比例。2010年10月1日起,本市开始实施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政策初衷是为部分优秀专业人员继续服务社会打开制度空间;同时,也是积极尝试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减轻基本养老保障的现实压力。
■此外,今年1月1日起,城保个人账户的记账比例从11%调整为8%,将此前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3%转为划入统一账户。这一做法是在执行中央政府有关个人账户按8%比例记账的规定,是将原来地方政府给予个人账户的优惠调整到社会统筹账户,如此一来,既不损害个人应得利益,也能让更多的退休人员受惠。
【焦点关注】 百岁人瑞如何“体面养老”?
人们对“体面养老”的理解,可能千差万别,但活到100岁却是不少人的“共同理想”。那么,申城人瑞的生活质量究竟怎么样?
■人瑞们过得不错
截至2010年底,本市百岁老人共计997位,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7.1人;2000年-2010年,上海人瑞每年平均增速达11.82%,大大超过80岁(5.61%)和60岁(4.85%)及以上人口增速,是老年人口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群体。
来自市老年学学会的抽样调查显示,受访人瑞中94.1%神志清醒,88.2%能自理进食,76.5%能自己穿衣,申城人瑞的生活质量总体向好。
■睡眠超过8小时
据上海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介绍,去年在全市各区县推荐的百岁老人中抽取17位年均105.94岁的人瑞,由专职医师入户体检,完成问卷调查。调查表明,人瑞们每天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多数血压控制稳定,神志清楚,有简单的计算能力,视力较好,心、肺、腹部、肢体活动自如,但听力往往有所减退。
■70.6%有经济收入
人瑞的养老方式、经济状况、性格特征也表明出鲜明共性。调查显示,70.6%的受访老人有经济收入,平均养老金在1000元或以上,日常生活开支没有后顾之忧。同时,政府每月为每位人瑞发放300元营养补贴。此外,人瑞们每天还有一瓶免费牛奶和定期免费体检。
■76.5%居家养老
“跟家人‘混’在一起,顶顶幸福!”这几乎是所有人瑞的共识。而在受访人瑞中,76.5%选择居家养老,与子女或老伴等直系亲属共同居住。子女孝敬、亲情关爱、便于交流,是人瑞乐意在家中养老的主要原因。虽与家人同住,但多数人瑞都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吃饭、走路、大小便都能自理。与此相关的是,人瑞大多性格外向,爱说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