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媒体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如果5家大型商业银行保持现有的增长水平和内源融资比例的话,“2014年将首次出现资本缺口405亿元。”
某机构银行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资本新规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更大,但如不通过外部融资进行资本补充,未来两年内五大行或将面临一定资本缺口。
刘士余在上述文章中指出,近5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年平均增长率达20%,资本消耗年平均增长则高达25.8%,商业银行通过外源性融资方式补充资本约1.33万亿元。
他预计,在5家大型商业银行保持现有的增长水平和内源融资比例的前提下,2017年资本缺口累计将达到1.66万亿元;如果利润在现有水平上下降30%,则资本缺口在2014年达3836亿元,在2017年则累计达2.82万亿元。
而来自上市银行的一季报显示,根据银监会新的资本管理办法计算后,除工行一季度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略升外,其他四大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都较上年末下降不少。其中,农行资本充足率11.98%,较年末下降103个BP,核心资本充足率9.27%,下降33个BP;建行资本充足率下降69个BP,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40个BP。
“预计今年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之后会趋于平稳,一季报的情况是资本新规的集中体现。”前述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显然资本新规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更大。虽然尚未进行过精细的估算,但是如果不通过外部融资进行资本补充,五大行未来两年内确实将面临一定资本缺口。
据国泰君安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统计,资本新规的实施对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在一季度集中体现。2013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环比分别下降115BP和57BP;股份制行分别下降132BP、55BP;城商行分别下降183BP、127BP。
尽管提升盈利能力、内生性补充资本来源充足是监管层和市场都乐于看到的,但对现阶段的商业银行来说,通过外部补充资本或许是成本更低更便捷的方式。如今年3月,建行董事会决议称该行将于2015年底前在境内外市场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的等值减记型合格资本工具,用于充实其他一级或二级资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刘士余还在文章中重点提及对“影子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管理。他认为,尽管定义不同,但“影子银行”客观存在且有一定规模。目前,“影子银行”提供的资金基本还是在实体经济当中,如果影子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落后产能,或者一些资质状况不佳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风险。
“同时其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一些交叉性金融产品容易滋生跨市场的风险传递,因此在鼓励金融业务多元化的同时,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要保持高度警惕和有效监管。”他指出,在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下,亟须建立并完善对影子银行监测责任明确的监管协调机制。
刘士余还对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提出建议,他认为现阶段四大国有银行国家持股比例还是太高,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还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公司治理的境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