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市场方兴未艾 制度环境亟待理顺
编者按:2010年是中国企业年金正式市场化运作5周年。今年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文中明确提倡“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国家有关部门也计划今年对企业年金的相关政策制度进行修订。
在目前环境下,作为年金市场的参与主体,拥有不同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对于市场的发展也有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在积极发挥金融机构专业服务能力的同时,他们希望能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市场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稳健、规范发展,使企业年金市场真正发挥其社会养老保障支柱作用。为此,我们特邀请长江养老保险公司董秘兼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苇莎、浦发银行总行养老金业务部负责人范忠山、易方达基金公司专户投资委员会委员、机构理财部总经理助理孙松,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年金发展有待加速
记者:今年是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正式运作5周年,您认为近年来企业年金发展情况如何?其发展速度是否符合预期?
李苇莎: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前十年,企业补充养老的积累平均每年不超过50亿。企业年金制度建立以后,经过5年的发展从680亿到如今的2500亿,已经有了一个较快的增长,但与预期还是有很大差距。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企业年金规模与GDP的占比不足1%,在西方主要市场化国家这个比重一般在10%以上,OECD国家平均超过70%;二、企业年金收入与退休收入的占比不足1%,OECD国家平均达到9%,英国、美国年金替代率接近40%,在退休收入中占半壁江山。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仍较为滞后,不仅与企业年金制度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不相匹配,与我国老龄化的严峻现实也不相称。
孙松:目前,在基本养老保险机制还有待健全的中国,年金只是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工具,容易被看作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年金市场的发展壮大是不容置疑的。自2006年企业年金专业化管理以来,年金资产实现了稳定的增值,这对市场而言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如果将来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相信企业设立年金的动力会更强。
范忠山: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2009年数据显示,虽然去年总体增幅较大,但增幅背后是低基数所造成。因此从绝对规模增加值来看,当前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离实现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这一目标尚有差距。
三方面原因影响年金增速
记者:您认为国内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潜力如何?怎样才能发挥出市场潜力?
李苇莎:差距有多大,潜力就有多大。世界银行曾经预测“至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达1.8万亿美元(约合15万亿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具备极大的成长空间。企业年金发展的格局是“政策支持、政府监督、企业自主、市场运行”,政策支持是企业年金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自主参与的意愿是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建议在有关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给企业年金以应有的地位和足够的重视,加强对社会公众和舆论的正确引导和宣传,逐步形成“基本养老保基本,改善生活靠年金”的社会认识。
范忠山:过去一段时间,企业年金发展没有预想中那么快,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的年金计划暂时被搁置;另一方面建立年金制度本身是基于企业自愿这一原则,决定它无法达到全部覆盖;第三涉及到税收等支持政策,从国外经验来看,税收政策支持是年金发展的必要条件,去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国税函[2009]694号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防止重复征税的作用,但在支持整个年金市场发展方面力度还不够,希望未来有关的税收政策能有更大突破,包括实现年金个人所得税后端征收和适度的优惠减免等。
企业年金不是奢侈品
记者:目前阶段,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都是些效益不错的大型国企,年金是“富人”的专利,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苇莎:“富人俱乐部”是对企业年金制度的误读,打破这种误读是发展企业年金的关键。我们要重新认识这一问题:首先,在多次层养老保障体系中企业年金主要解决的是“养老”问题,是初次分配中即期收入和远期收入的结构问题,而不是二次分配。其次,造成国有垄断企业具备能力和条件优先参与企业年金的根源是现行收入分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企业年金制度本身有问题。再次,企业年金制度设计不够完善、门槛过高也是造成中小企业参与较少的原因。上海的企业年金起步早、发展快,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的参与主体,并未局限在垄断行业。长江养老采取集合模式受托服务的近6000家企业中,绝大部分也都是中小企业。
范忠山:企业年金不是奢侈品。按照有关规定,只要是盈利并且参与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在员工自愿与集体协商的前提下都可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以及规模较小的企业。事实上,目前企业年金设立成本并不高,具备条件的企业都应逐步设立企业年金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不仅包括凝聚人才,更能为企业树立健康的社会形象。
专业化、捆绑式是基本方向
记者:如何看待企业年金的治理结构问题?
李苇莎:从好的方面看,企业年金制度治理是阳光、透明、严密的。阳光体现在“准入制”,受政府监管;透明体现在“信托制”和“个人账户”,年金资产与企业资产、与管理机构资产隔离,职工权益清晰;严密体现在角色分离、流程控制,保障了年金资产长期运营的安全性。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业务资格过度分散,有不少机构只有单一牌照,开展业务都困难,更别提规模化运营。业务经营状态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专营、有的兼业,有的将其作为独立的市场化业务来发展,有的将其作为集团战略价值链的一个环节来安排,也导致了年金市场竞争秩序的混乱,不计成本、不讲经济理性的行为时有发生。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专业化、捆绑式是一个基本方向。专业化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极大地激发从业机构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动力,以及专业化服务的深度,有利于企业年金业务的健康发展。捆绑式的好处长江养老体会很深,长江养老同时具备受托、账管、投资三项资格,能够面向客户提供企业年金一站式服务。去年末,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封闭期结束后,绝大多数的企业继续选择了长江养老,也说明客户对长江养老捆绑服务模式的充分认同。
扩大投资渠道增强稳定性
记者:目前对于年金基金扩大投资渠道、增加灵活性的呼声很高,从企业年金受托人和托管人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苇莎:企业年金作为投资期限长达20-30年的养老资金,一定程度上需要长期性的项目预期匹配,目前监管部门认可的投资方式是流动性强的资本市场金融工具,我们希望通过债权计划等方式逐步探索投资基础设施、养老实体长期性等项目。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年金资产配置中需要相关性为负的资产类别,基础设施投资与权益资产、固定收益资产的相关性低,可以成为投资的稳定器。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提供的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品,也符合年金投资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按照现行规定,目前企业年金投资还不能直接投资金融衍生工具、也不能用这些衍生工具来进行套期保值,若将来政策允许用这些金融工具对年金投资进行套期保值,将有利于年金保本目标、稳健收益目标的实现。
范忠山:这是事关年金成败的基础性工作。我们支持现有制度对投资比例和投资渠道的规定,同时建议在保持权益类投资设立上限的同时,对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赋予更大弹性。
年金的性质决定它是一种长周期具有保值增值需求的业务类型。从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保值任务要高于增值业务,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理性认识。一旦扩大权益类投资比例,意味着年金收益的波动性加大,这会导致在负收益率阶段退休的员工实际获取的年金资产降低,对不同阶段退出的员工并不公平,因此年金投资的最佳回报模式是长期稳定向上的收益率曲线,尽量避免大幅波动。
长江养老李苇莎:努力实现受益人利益最大化
长江养老保险公司董秘兼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苇莎表示,长江养老作为国内专业从事年金管理的保险机构,目前拥有年金受托人、账户管理人以及投资管理人资格。李苇莎认为,作为年金受托人,应当充分保护企业年金计划委托与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年金资产在安全的基础上保值增值,确保投资目标的顺利实现。
“长江养老不仅仅从业务资格的角度去理解受托人,企业年金的受托服务有更宽泛的内容。在受托关系建立之前,要做好对企业建立年金方案的咨询顾问服务,包括福利政策、分配机制、税收安排等等。在受托关系建立之后,要帮助企业管理好资产,包括优秀的战略资产配置、动态实时的投资监督、以及科学的投资绩效评估等等。此外,还要对账管服务、托管服务质量形成有效监督。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体现出受托服务的专业价值,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受托人的‘虚位’问题。”李苇莎对记者说。
对于如何履行好年金账户管理人职责,李苇莎认为,账户管理人应当忠实履行有关法规规定的职责,建立企业年金基金企业与个人账户,及时记录企业、职工缴费以及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并在受益人达到领取条件时,正确计算企业年金待遇,因此是保证受益人权益的重要角色。“受托人同时承担账管职能,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模式。除非账管业务达到了需要通过外包来提升经济效率的程度,否则受托人会自己承担账户管理。这也是了解客户、粘合客户、以及向客户提供年金增值服务的一个重要通道。随着企业年金向零售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未来账户管理的内涵还将进一步扩展、重要性还会进一步提升。”李苇莎补充道。
在年金基金投资方面,李苇莎表示,应坚持“安全第一、适度收益”的理念。基于企业年金的特点和中国现实,长江养老构建专业管理年金基金投资的管理模式,通过坚持长期配置、稳健收益的指导原则,注重跨周期基本面、跨周期配置的研究,注重基于安全边际的价值分析,支持年金实现稳健收益。
“与此同时,在长江养老管理的集合计划中,出于受益人利益最大化考虑,我们遴选了市场上多个优秀的外部投资管理人与长江养老一起管理年金资产,为受益人提供了选择权,争取了最佳投资收益,这也体现了长江养老将受益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经营理念和受托文化。”李苇莎最后强调道。
(来源:证券时报 20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