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养老金资讯 >
专家建议养老保险实行强有力税收递延政策

多位专家近日在“保险业的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呼吁,要加快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设计一些相关商业性保险产品。针对保险业创新发展偏离本原的现象,应将监管落到实处,改变保险监管思维模式,让保险创新回归本原。

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建设

目前,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解决养老问题是民生保障关键环节,深化商业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是题中之义。

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周延礼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倒逼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趋势明显;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参与率偏低,但是在稳步发展;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缺口较大。

周延礼提出,应建立第四支柱,即加强社会保障基金建设,形成对养老保险多层次、多渠道的支持。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战略上,政府应该实行强有力的税收递延政策;养老保险产品形式应该多样化,投资渠道也应该多元化;扩大商业养老保险覆盖面。

周延礼建议,要建立高效率、统一、公平、可持续的顶层设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下一步要加快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设计一些相关商业性保险产品。同时,还要加大保险资金运用同步,在一些养老社区的建设、养老设施的建设方面发挥作用,并进一步扩大商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让商业养老保险成为未来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中一个强有力的推动政策空间。

保险创新须坚持本原

“目前,中国保险业连续多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在社会保障、灾害救助,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与会专家指出,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更值得关注。当前,全球利率虽有所上升,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这将对全球保险业的盈利能力,包括偿付能力构成一定压力。

“同时,基于本轮保险利用新技术等方式的创新个性化,加之复杂多样的销售渠道,导致投资端和负债端两端趋于复杂化。”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于瑾指出,这很容易产生资产负债错配的风险。同时,近些年,我国保险业创新发展偏离本原,真正坚持本原发展的保险公司占少数,存在“盲人摸象”情况。

“保险业创新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风险,需要更加强有力的监管措施跟进。”中国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姜波认为,创新是必要的,坚持保险本原是必需的;保险创新要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公司需求为导向。未来加强监管关键要落到实处,改变保险监管思维模式,他们正在研究监管沙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新事物有一定的容忍度和灵活性,但不能偏离根本。

“未来保险创新必须坚持本原,遵循发展规律,必须明确发展方向。”万峰表示,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是为客户提供生、老、病、死、残风险保障的,不是为客户提供“投资首选”的。同时,保险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风险管理计划的,而不是提供理财计划和财务管理计划的。

曾于瑾建议,一是加大保险基础设施投入,这是提升市场与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的作用可以减少和部分消除保险市场的复杂程度;二是运用科技来打造行业基础设施。

和讯网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