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新浪财经举办《致敬基金20年:扬帆资管新时代》。王连洲、陈光明、莫泰山等基金业大佬齐聚祝福中国基金业的“20周年”,近50家基金公司出席将见证“最佳资产管理基金公司”、“最受投资者欢迎基金”、“最具创新力基金公司”等奖项的揭晓。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民大学教授董克用带来“养老金体系改革研究”的主题演讲。董克用表示,养老金第三支柱有助于行业跳出“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圈。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从开放式基金问世,偏补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6.18%,超出同期上证8.5%。超出银行三年定投4.9%。有这样一个调查,2016年仅有34.3%的基民实现正收益,0.50%亏损,其实65.2%都是亏损。一是持有时间太短,主要原因是许多基金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储备,很少有基民像获奖基民能辞掉工作,花那么大的时间去研究,当然南方基金救了他。
以下为董克用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获奖者,各位嘉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应邀参加这次致敬基金20年的盛典,这次确实是一个盛大的聚会,要向各位获奖者表示祝贺。
这几年,我主要关注中国的养老金问题,特别是养老金融问题。而公募基金恰恰是我们国家养老金融事业中最为关键和最为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对促进我们国家养老金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才各位领导和各位获奖者都回顾了一下20年,那20年毕竟过去了,我们同时开创下面一个新的发展时代。那么新的发展时代中,我觉得养老金对公募基金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过去影响已经很大了,但我想会越来越大,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今年4月份,财政部的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这标志着个人税收递延商业,我们的第三支柱由个人顺延养老金开始制度化的落地生根了,也为国民养老提供了新的基础,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尽管目前试点中只有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可以参与,但通知明确指出公募基金也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大家都知道从国外来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具备典型的投资属性,就像刚才忠民理事长讲的,它的存续时间长,缴费稳定持续,是资产管理行业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所以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也想简单谈一下我们国家开展第三支柱养老金对我们公募基金行业的业态会发生哪些影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因为在座都是业界的专业人士。
我想讲五个问题:
一个是养老金第三支柱可能将重塑国民的养老行为,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
二是养老金第三支柱有助于优化基金营销业态,培育长期稳定客户。
三是养老金第三支柱会分流现有的公募基金客户,影响市场格局。
四是养老金第三支柱有助于行业跳出“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圈。
五是养老金第三支柱为资本市场带来稳定长期资金,有利于价值投资理念落实。
为什么我们说养老金第三支柱将会重塑国民的养老行为,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储蓄率长期保持在50%左右,这其中既有中国人有储蓄偏好这样一个传统的因素,但这和养老保障体系,养老金体系不完善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你看一看国际上发达国家,在他们的养老金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家,他们的储蓄率都比较低,比如2015年德国国民储蓄率不到10%,法国8%,加拿大、美国、英国都在6%以内。
以美国为例,它的国民储蓄率下降是与补充养老金的制度建设是同步的。比如说1974年美国颁布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1978年美国《国内税收法》颁布,随后美国的养老金资产规模就开始逐年增加。所以充裕的养老金资产在相当程度上降低的居民的储蓄意愿。2016年底美国第三支柱养老金资产接近了30万亿美元,是当年美国GDP的150%,当年GDP是19.5万亿美元。同时美国个人储蓄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从1978年约15%下降到2017年不到6%,一个涨一个降,可见美国个人养老金这种制度推出之后实现了国民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转变过程。
从我们国家来看,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转变,应该说最早是通过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来实现的。但由于众说周知我们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并没有赋予个人投资的选择权,实际上是单位代职工进行投资的过程,而参加的职工仍然以传统的储蓄养老为主。但个人顺延养老金就不一样的,他将有自主的选择权,因此随着投资属性显著的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以基金为代表的资管产品将会受到更多重视,所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个人养老金会有助优化基金的营销业态,培育长期稳定客户。基金业与保险、银行业相比直接获得客户的难度比较高,因为你们主要通过银行和互联网等第三方渠道来获得客户,但是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客户群体是非常广泛的,其中有一部分是以前从没有投资过公募基金的群体,但是这部分人会因为税收激励,他参加个税递延的养老金,因此有可能直接成为基金公司的直接客户。
事实上美国二战后的婴儿潮这一代,1946~1955年这个期间出生的,他们第一次购买基金的平均年龄在36岁,但1980年之后美国的第二和第三支柱建立的同期,也就是婴儿潮的下一代,他们第一次购买基金的平均年龄是25岁,基本上就是刚刚参加工作后的几年。具体的方式就是通过参加401K和IRA这样的养老计划,可以想像一个人在参考工作之初,通过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并获得收益,这个时候公募基金自然成为理财的首选工具,这就是公募基金成为美国人首先的原因。
我们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个政策进行国民的基金知识的普及,扩大潜在基民群体,而且这些群体不依赖第三方渠道,并且是长期资金。并且这个群体是收入水平比较高的群体,也正是基金行业最优质的客户群体,所以我们这样一个第三支柱的推出,会对基金行业的营销形态,培养一些长期稳定的客户,有这样的影响。
第三点,个人养老金会分流现有公募基金客户,对市场格局会产生深远影响。2017年底公募基金规模11.6万亿,非货币基金规模4.86万亿,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的带动,基面人数大幅增长。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经服务超过6亿的投资人,尤其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普及,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的可以带动下,公募基金持有人数得以爆发式的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余额宝对国民进行了公募基金的知识普及,也为基金行业参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客观上进行了前期投资者交易。可以预见如果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全面落地有更好的基础。根据调查显示,2015年基金投资者中30岁到40岁投资者的占比最高,达到25.5%,其次是30岁以下的投资者占比达到22.8%,这两部分人群恰恰是第三支柱个人顺延养老金参与的主力军。可见第三支柱从长远来看,将为目前现有公募基金格局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第四点,养老金第三支柱有助于行业跳出“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圈。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从开放式基金问世,偏补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6.18%,超出同期上证8.5%。超出银行三年定投4.9%。有这样一个调查,2016年仅有34.3%的基民实现正收益,0.50%亏损,其实65.2%都是亏损。一是持有时间太短,主要原因是许多基金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储备,很少有基民像获奖基民能辞掉工作,花那么大的时间去研究,当然南方基金救了他。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基民都辞掉工作去做,谁来帮助他?第三支柱养老金。我们要通过第三支柱的制度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些人把基金当成股票来做,而第三支柱养老金有长达几十年的持续缴费,参与者可以从更长的视角进行投资,忽略短期资本市场的波动,通过用时间换空间来实现稳健良好的收益。另一方面随着养老目标预测基金、养老目标风险基金的问世,解决了产品配置困难和产品选择问题,也有助于减少参与者短期的盲目操作。所以我认为这个怪圈会通过第三支柱的推出打破。
第五点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资金,有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落实。
公募基金的规模容易随着市场波动而变化,当市场低迷时投资者纷纷离场,而第三支柱养老金中由于税收优惠,将这种缴费长期锁定在养老账户中,不易撤出。同时随着资管新规的推出,以往刚性兑付理财产品将不复存在,因此客观上有助于形成真正的长期资金。参与者对收益评价的周期也将拉长,所以基金公司的规模波动和短期收益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其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我们长期谈的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但没有相应的长期资金怎么实现?这次机会来了。
所以综合以上五点,可以看出以第三支柱为代表的养老金投资,将对国民理财习惯产生巨大影响。推动国民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基金行业也将在这个过程中重塑行业格局,能够把握国民养老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的机构,可能会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体看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一个蓝海,前景广阔,但我们要看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基金行业应该是以长期眼光,将其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强化投研能力和产品布局,加大投资者教育,重视养老品牌的建设,只有这样在能够将第三支柱发展转变为基金行业的红利,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五点体会。这个也是我们受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的委托,我们正在承担着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因为现在是试点,一年之后将推出中国正式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一方面是行政上正在紧锣密鼓,我们正在承担课题。今天讲的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部分成果,这项课题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时间飞快,所以等不及。也欢迎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如有对中国第三支柱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也请告诉我们,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中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谢谢各位。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