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养老金资讯 >
6.4万亿保险另类投资体检:杠杆低、主投实体经济

在外界眼中,规模高达6.4万亿的保险另类投资一直很神秘。昨日,随着保险另类投资风险状况“体检报告”首次披露,市场各方终于有一睹真容的机会。

近年来,“其他投资”快速上升为保险业第一大类资产,其底层资产风险状况如何,受到市场高度关注。昨日召开的英国精算师协会2019年亚洲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主任赵宇龙首度披露了偿二代穿透式监管下的保险业资产风险实测情况。

此次测试选取保险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40家公司,对其另类投资项目按照拟定中偿二代监管框架实施了穿透式分析。这次测试亦是偿二代二期工程下穿透式监管工作的重要一步,也是保险另类投资风险状况一次全面体检。

赵宇龙介绍,穿透式监管实测表明,保险机构是负责任的机构投资者,没有通过多层嵌套放大杠杆、资金空转、绕道违规投资以及变异风险等问题,是实体经济重要的长期稳定资金提供者。

整体杠杆水平较低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另类投资增长非常迅速。截至2018年底,近四成保险资金投资于“其他资产”,投资额达到6.4万亿元。随着跨行业、跨市场的交叉性产品不断涌现,部分产品多层嵌套,风险隐蔽且极易发生交叉传递,加剧风控和监管难度。

赵宇龙表示,在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与去通道、去嵌套、去杠杆的背景下,2017年启动的偿二代二期工程提出全面引入对保险资产风险的穿透式监管。与一期相比,穿透的适用范围更加全面,资产界定更加清晰,计量规则更加科学,将有利于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此次测试正是基于这一监管框架展开。该测试选取的40家公司总资产占行业整体资产的67%,其业务类别、发展阶段与投资配置均各有特点。对应当进行穿透的资产有86%实现了应穿尽穿,基本能展现行业另类投资风险状况。

赵宇龙介绍,这次测试主要希望回答四个问题:通过多层嵌套的另类投资,保险公司有无放大资金杠杆?风险有没有发生变异?有无资金空转问题?有无绕道并违规投资、规避监管要求?

行测数据结果显示,保险资金整体投资杠杆水平较低:进行穿透的资产,底层资产与顶层资产的风险暴露杠杆仅1.03倍左右,若扣除底层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化影响,实际的风险暴露杠杆将会更趋近于1倍。

从嵌套结构特性来看,无需穿透的资产占比投资资产约77%,应当穿透的资产占比为23%。嵌套层级数量中,2层结构及以上嵌套占比不到8%,只有7家公司存在3层以上嵌套,基本为单一产品。

各类资产中,无法穿透占比前三的资产主要是未上市股权投资计划/基金(35%)、权益类信托计划(33%)、项目资产支持计划(24%)。各家公司反馈较多的是,未上市股权投资计划/私募基金无法进行穿透处理的主要原因是,在实务操作中,无法从基金管理人处获得相关资料,或基金协议未规定对所持底层项目按季度进行估值导致无法匹配报送时效性要求。

在集中度风险方面,这次测试没有显示明显的集中度风险改变。穿透后发现,仅1家公司的不动产类资产占比超过比例限制。从穿透前后风险特性来看,穿透计量最低资本整体小幅下降,穿透计量下各类风险分布更加均衡,说明保险机构投资多层嵌套产品没有变异或增大风险。例如,信托和债权计划穿透后底层资产多数为企业债权,风险因子较其他非标资产低,导致违约风险最低资本降低。

底层资产相对清晰 主要投向实体经济

从穿透前后资产配置结构对比来看,大类资产的配置结构基本不变,子类资产的配置结构有所变化,穿透后增加的资产主要是企业债权和未上市股权。例如,非标债权中,信托和债权计划大部分进行穿透,底层资产多为企业债券,且风险程度基本都为正常类;未上市股权计划和股权基金进行穿透,底层资产为企业债权、未上市股权等。

测试结果显示,保险公司进行间接投资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整体上层级结构比较简单,绝大多数是出于公司治理、税务筹划、投资合作、配置策略等原因而使用资管产品或其他形式的投资结构。

例如,通过债权计划的产品结构,底层大部分投向企业债权,并非金融领域的自我循环,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项目,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中长期且价格合理的资金,有效发挥了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

此次测试反映的行业投资资产久期和股票投资情况亦与保险资金属性匹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特性。行测数据显示,寿险公司债券资产的有效久期约8.7年,具有预期稳定现金流的全部固收类资产的有效久期也长达6.4年。保险行业所有计量利差风险的债券资产的平均久期在5年以上的占比43%,远高于银行、券商等机构。从保险资金的配置特点来看,重点关注盈利强和估值低的优质成熟企业。保险资金的股票投资8成以上投资于主板股票,配置标的多为蓝筹股,偏向于盈利好、低估值、大市值的标的。

赵宇龙表示,此次穿透后的数据显示,此前担心的前述四个问题均没有在保险投资运用中出现。保险资金具有稳健投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特性,是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提供者。保险业大类资产配置结构和风险组合特性在穿透前后差异不大;配置品种分散化、多元化、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投资杠杆较低;穿透后单一法人主体/不动产组合的集中度风险触发率较低;保险资金投资结构较为简单、底层资产相对清晰。

来源:证券时报网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