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退休后的生活过得更宽裕,除了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外,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商业保险等服务,这也让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建设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6月11日,人社部官网发布消息称,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政策文件,目前进展顺利。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都可以成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产品,通过市场长期投资运营,实现个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此前第三支柱产品主要分布在保险领域,现在把银行理财、基金等投资产品加入进来,范围进一步扩大。不过,短期内如何调动大家购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仍是当前需要着力推进的工作。
多类金融产品可参与
目前来看,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仍处于一家独大的局面: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人群较大;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仍处在推进之中;而第三支柱一直是短板。正因为如此,尽快健全第三支柱也成为近年来业界普遍呼吁的焦点。
2018年2月,人社部、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税务总局、人民银行等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工作。而在启动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工作一年多以后,人社部再次透露,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政策文件,目前进展顺利。
根据人社部的规划,未来拟考虑采取账户制,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让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都能成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产品,通过市场长期投资运营,实现个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据房连泉观察,去年5月份开始在商业保险领域试点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产品之后,目前来看效果仍待提高,存在着个人投保积极性不够高的情况,原因主要在于单位代缴代扣,通过税收的激励有限,造成个人参保的动力不强。再加上手续比较麻烦,一般职工认为不如拿钱去投资理财。这次国家将银行理财、基金等理财产品纳入进来之后,大家的选择更多了,这将更有效地促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建设。
有利于缓解养老金压力
2019年3月,人社部、财政部发文明确,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确定。这意味着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迎来了15连涨。
不过,近年来养老金的增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今年4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能在2035年前后耗尽。
在2018年6月举行的“2018中欧基金养老金融论坛”上,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巡视员张浩表示,目前,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水平不够高,现阶段较大幅度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也不现实,而企业年金尚未广泛建立,因此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国家税优政策支持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已形成社会共识,这样既可以减缓第一支柱压力,弥补第二支柱不足,又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退休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房连泉表示,加快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前主要问题在于如何调动个人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积极性,主要通过税收手段的激励力度恐怕还不够。纳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产品应该更加灵活一些,可以不用和单位挂钩,而是由国家建立起相应的管理系统,让个人能够非常方便地在网上进行选择和购买。个人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投资观念,因为养老保险产品本身属于长期投资行为,不应过于追求短期收益。
房连泉同时指出,虽然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产品将对投资产品逐步放开,但也会有一定的投资范围限制,就像养老金投资运营和企业年金投资运营一样,有明确的关于投资范围的规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