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资金陆续到来。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独家获悉,截至10月30日,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全国33个职业年金项目中,已有12个职业年金项目启动投资运作,比一个月前增加2个。
同时,利好政策也在不断释放。根据财政部网站昨日消息,有关部门正酝酿更多支持和引导长期资金进入股市的政策。
职业年金投资运营呈加快趋势
放眼全球各地资本市场,养老金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我国的养老金被划分为三支柱: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属于第一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属于补充养老保险,是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则指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是近年新冒出的一类长期资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其“强制性缴费、政府财政保底投入”属性下的刚性需求和较长期限的考核要求,决定了它为资本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将稳定增长,且投资更趋长期化。
最近几个月的数据,也印证了“职业年金资金规模增长迅速”的趋势。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独家获悉,截至10月30日,已有12地职业年金启动投资运营,涉及11家受托人和全部22家投管人。此外,记者了解到,近期还将陆续有新的职业年金项目启动管理人招标工作。按此节奏,业内人士预计,绝大部分省份的职业年金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将相继投入运作,为市场带来可观的长期资金。
具体规模有多少?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已归集的职业年金基金结余或超过7000亿元,接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资金结余。而职业年金每年新增缴费有望很快达到2000亿元量级,预计到明年底,“缴费+收益”规模合计有望超过万亿元。假设权益占比控制在10%,到明年底,保守预计职业年金入市资金将超过千亿元。
更多支持引导政策在酝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是,财政部网站10月30日发布财政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613号(财税金融类038号)提案答复的函。在这封回复姜洋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和引导更多长期资金进入股市的提案》的函中,财政部透露了三方面信息。
一是,关于给予全国社保基金更多投资灵活性。财政部在回复中表示,下一步,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就姜洋委员提出的调整投资比例、丰富投资产品等问题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投资政策,加强投资监管,在保障基金运营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基金收益,实现基金资产增值。
二是,关于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转常规。2018年4月,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财政部在回复中表示,正在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下一步,将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深入论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重难点问题,结合国家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建设的总体情况,统筹研究试点政策推广问题,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
三是,启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权试点。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从市场运营情况看,因为起步时间短,多数年金计划采用按计划计算收益率的做法,即所有参加计划的职工都享有一样的收益率,只有少数企业及部分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提供了个人投资选择权。
财政部在回复中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结合扩大年金投资范围、完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等研究工作,推动提高年金基金的资产配置适配性,同时不断推动投资者教育和保护,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等。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及个人投资者经验逐步丰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金计划给予个人投资选择权。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