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正在积极推进。《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以来,广东、广西、宁夏等省区相继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上海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也于近日表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研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
据此前财政部公开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央层面已经完成四批81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的划转工作,划转的国有资本是1.3万亿元,地方层面划转的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
随着国资划转充实社保基金的进一步推开,社保基金正驶入扩容增量的“快车道”。而除了国有资本划转之外,投资收益也是全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来源。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社保基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初步核算,2019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超过3000亿元,投资收益率约15.5%。
国资“输血”社保基金提速
业内专家表示,社会保障制度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保基金是中央政府集中管理、统一使用的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加快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是为国为民的应有之义。当前,应继续加大国有资本划转力度,尤其是加大地方划转速度和力度。
此前,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在中央层面,具备条件的企业于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有难度的企业可于2020年底前完成;在地方层面,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划转工作。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官方数据显示,自开展试点以来,2018年共完成了18家中央企业股权划转社保基金,规模为750亿元。2019年底,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的国有资本达到1.3万亿元。可以看到,中央企业的股权划转增速明显。
2020年以来,国资划转社保基金又有新动作。1月中上旬,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财政部将其持有的该行股权的10%一次性划转给社保基金会持有。
地方层面,企业划转的前期工作也在加速展开。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安徽、云南、四川、河北、广东、广西、宁夏等多地均出台了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对划转范围、对象、比例和承接主体进行了明确。上海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也公开表示,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研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随着划转速度的加快,社保基金“资金池”将更为充盈,而划转的万亿级国有资本的收益管理和使用问题也备受关注。当前,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由国务院委托社保基金会负责集中持有。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到目前为止,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已经基本完成了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的工作。下一步,主要是要促使企业更好地提高效率,创造效益、创造价值,使得划转到社保基金的这些股权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投资收益率显著提高
近年来,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从资金筹措渠道来看,全国社保基金主要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以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收益逐渐成为基金增量的重要来源。
据社保基金会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达2.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1%,累计投资收益额1.25万亿元,年均投资率8.15%。仅2019年一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就超过了3000亿元,投资收益率约为15.5%,实现显著提升。
社保基金会公布的《社保基金年度报告(2018年度)》显示,2018年,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率为负2.28%,收益额为亏损476.85亿元。
据社保基金会近年披露的数据,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5.19%、1.73%、9.68%、负2.28%。可以看到,2019年的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近16%,收益额超3000亿元,不仅将2018年的收益额亏损变负为正,而且也达到了近5年(2015年至2019年)以来的投资收益率新高。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社保基金会受托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也得到明显提高。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社保基金会已先后与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自2016年底受托运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是894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76%。其中,去年的投资收益率约9.6%,与委托前相比得到了大幅提升。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