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即将满一周年。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发现,业内多家机构在发展养老金融、助力第三支柱建设、布局养老产业等方面正在积极探索。一方面,通过个人养老金业务、商业养老保险或其他养老产品体系,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客户实现养老储备资金的安全和稳健增值;另一方面,延长养老服务链条,开拓多元养老金融场景,通过产品+服务形式,解决养老、护理、失能等保障需求,对接诊疗、健康管理等更多康养服务。
助力打理养老“钱袋子”
去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近一年业内发展养老金融的关键词之一。多家机构表示,今年以来积极开发相关产品,并在推广个人养老金上采取了多种举措。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个人养老金参与人数已突破4000万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93家金融机构上线695只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前,无论是参与的机构,还是推出的产品,数量都在进一步增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长以及居民养老意识提升,有关政策效能将持续释放,个人养老金发展潜力巨大。
除了个人养老金产品,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还在发挥各自优势,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助力广大居民打理养老“钱袋子”。
比如,日前,监管部门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由试点业务转为常态化业务。业内人士表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投保门槛低、缴费灵活、保障功能强、收益模式可选,更多保险公司将进入该领域,丰富相关产品供给,常态化经营将覆盖更多人群,尤其是对于新业态的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该险种为增添养老保障提供了资金储备新选择。
延长服务链条
除了养老资金方面的管理,金融机构对养老产品+服务全链条的布局,也在进一步延展。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表示,以金融产品为枢纽,金融业推动了老龄化过程中的养老服务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在养老方面的服务还包括信贷支持等,将养老服务业、养老产业纳入授信支持类客户,建立信贷白名单,给予优惠利率,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并根据场景创新授信融资服务。
目前,部分银行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养老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打造了包含一个账户、一套产品、一个账本、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个平台六大支撑,覆盖养老资金筹备期和养老资金运用期的全生命周期‘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多位保险业人士还表示,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保险机构在养老金融领域的主要优势包括长期保障、定期给付,管理个人生命周期“尾部”的长寿风险以及提供养老之外的生命保障,同时,在开拓养老场景,链接养老服务方面更具优势。
“保险公司深耕产品和服务,通过长期乃至终身的保障型产品设计及风险管控能力、率先探索布局养老产业链和医养结合模式、多元的客户触达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储备、满足客户‘养老金融产品+养老服务’的需求,打通养老产业链上下游,通过产品服务化和服务产品化,实现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和养老保障产品有机结合。”泰康养老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太保集团总裁傅帆认为,对于养老金融而言,筹资与投资是基本功能;支撑养老服务是进阶要求;形成“产品-服务-投资”循环是终极追求。保险业应当把握自身特点,专注专业,错位发力,构建养老金融的核心能力。
来源:中国证券报